当前看点!乡村追梦人丨刘逸:一步步扮靓家乡,让她变成“诗和远方”

编者按: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,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扎实推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。”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,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活力,激励更多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,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红网时刻新闻客户端开设《乡村追梦人》专栏,将镜头对准三湘四水的广阔田野,用笔头记录辛勤劳作的“追梦人”故事,把强农兴农的使命揣在心头,在奋进新征程中耕耘不辍,勇毅前行!

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兴诚 夏杰 通讯员 欧阳钦君 彭舒婷 怀化报道


(资料图)

刘逸(左三)带领村民美化家乡。

因为小时候听过的一句“养女儿别嫁麻溪村”,在怀化市辰溪县柿溪乡麻溪村村民刘逸心中,他一直有一个改变家乡面貌的梦想。

在外闯荡多年之后,刘逸回到家乡,着手将自家的土屋改造成了一栋四百多平方米原木风格的特色民宿。然后又以自家为中心向外延伸,自掏腰包带领村民义务做起了村庄面貌的改造。

一番努力下来,一个人居环境越来越好的美丽乡村,就在刘逸和村民们的手中诞生了。

经刘逸和村民们亲手改造后的麻溪村。

改造家,做一个示范样板

“15岁时,就离开麻溪村,去怀化技校求学。”刘逸告诉记者,毕业后,他到广州一家模具厂打工,后来又到张家界从事品牌宣传自媒体工作,并在行业内做出了不错的成绩。

2021年,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然吹响神州大地,在外务工12年的刘逸也在这一年的春节回到麻溪村。除夕之夜,他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饭、忆往事、聊变化,直至夜阑更深。

看着父母脸上久违的笑容,那一刻,33岁的刘逸忽然明白,这里才是父母魂牵梦萦的安心之所。回想起当初回乡的理由,刘逸深情地说到,这里有自己熟悉的山山水水,也有陪伴自己长大的儿时伙伴和亲人,同样也是自己的安心之所。

白天在村里看到老旧的房屋、坑坑洼洼的道路,以及村民家杂乱无章摆放的东西,也让刘逸意识到,他可以、同时也应该为家乡的改变做些什么。于是,他萌生了留在自己生于斯、长于斯的家乡,利用自己所长干出一番事业的想法。

说教千遍,不如一次示范。改变家乡面貌是刘逸的目标,但他深知,若想获得村民的支持,必须先做一个“模板”出来,让大家看到改造后的效果。所以,刘逸的改造之路是从自家房子开始的。

一切都是就地取材,村里被丢弃的木材、簸箕、栅栏、青石板,如此等等,都成了他改造房屋的原材料和装饰品,既做到了物尽其用,又实现了变废为宝。

一番努力下来,自家原来的土屋华丽变身为一栋四百多平方米原木风格的民宿。而有着丰富自媒体经验的他通过网络平台,将改造过程同步发到了短视频平台上。

视频发布后迅速走红网络,短短一个月,总播放量就达到3400多万人次,获赞57.3万,单个视频播放量最高达1423万次,刘逸也由此成了名副其实的“网络达人”。

看到了刘逸对自己家的改造后,乡亲们羡慕不已,纷纷请他帮忙对自家的房子进行改造。

于是,一场“就地取材,物尽其用,用创意点亮乡村生活”的改造之旅,就这样启程了。

经刘逸和村民们亲手改造后的麻溪村。

改造家乡,圆一个梦想

说到改变家乡的缘起,刘逸说:“从小就听到外界流传着一句话,‘养女儿别嫁麻溪村’。这句话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我心里。那时候我就想,总有一天,我要改变家乡。”

自家房屋的改造得到认可后,村里和大家商量,决定由刘逸做队长,带领乡亲们一起动手改造村容村貌,让家乡“旧貌换新颜”。

刘逸带领下的乡村义务施工改造队队员,全部由本村村民组成,年龄最小的20多岁,最大的已逾七旬。队员们每天早上8点集合准时开工,一直忙到傍晚五六点钟才收工。

半年的时间里,刘逸带领村民们修建了40多个花坛,修筑了300多米长的竹篱笆,完成了木房翻新、护坡修缮、垃圾场改停车位等一系列改造。

刘逸说,“我们全村乡亲们的团结和齐心是我改造的最大的动力。”而在短视频平台对改造过程的直播中,网友们不禁纷纷为刘逸热爱家乡的情怀点赞,评价他“热爱家乡不只是说说而已”,更为麻溪村村民们团结融洽的氛围所感动。

如今,垃圾场变成了停车场,杂乱的荒地变成了菜园,村里盛产的楠竹被就地取材用来做成了竹匾标志牌、竹篱笆、竹护栏,村里的危房拆掉了,村规民约文化专栏立了起来……美丽乡村的形象越来越立体,越来越丰满。

今年3月,在怀化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暨2023年第一季度“打擂台”现场会上,刘逸荣获了“乡村达人”的称号,而他带领乡亲们改造的村子也被评为怀化市2022年度和美乡村建设“网红打卡点”。

改造过程中并非没有阻力。团队主要成员之一、同时也是该村支部书记的刘吉阳坦言,“阻力最大的要数大家都以为我们拿到了政府的项目款,占了地要求赔偿。”面对少数“钉子户”,柿溪乡党委书记蔡兴期出面做工作,向其讲明乡村振兴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大势所趋等政策实情,改造工程才得以顺利进行。

对于阻力,刘逸并不在意。他说,看到家乡变得越来越好,自己就浑身充满了希望和干劲,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
经刘逸和村民们亲手改造后的麻溪村。

振兴乡村,铸一个更好的未来

辞去月薪上万的工作,返乡加入乡村建设的村民刘圣杰,现在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农家乐,“最多的时候,一天有600多名游客,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。”如今,每天都有游客来到麻溪村游玩打卡。村民们自产的农产品以前“藏在深山无人”,现在都被游客买光了。

分享麻溪村美丽变化之余,刘逸还做起了助农直播。第一次直播就卖掉将近4000斤黄桃,最高一次卖出了70多万元的高山脐橙。他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,共同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。

改造家乡的过程中,刘逸自掏腰包投入了50多万元。但在他看来,“村子能有今天的发展,我觉得有两个点不容忽视:一个是短视频平台,它让我和我的村子出圈;另一个是赶上乡村振兴的好时代,乘着这股东风让我们走得更稳、更远。”

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。辰溪县将麻溪村作为美丽乡村试点,投入专项资金95万元,对道路、污水集中处理、亮化工程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。政府的全力支持,让刘逸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,尽可能把自己的所学所见都用在村里的建设上。

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麻溪村探索出的“自组织、自规划、自筹资、自建设、自宣传、自维护”的“六自”模式,走出了一条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。柿溪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六自”模式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,影响着越来越多的村庄加入进来。目前,该乡正在各个村全面推开麻溪村义务改造队的做法,通过支部引领、能人带动、小分队主导“将村民力量组织起来”,激发村民内生动力。

经刘逸和村民们亲手改造后的麻溪村。

麻溪村、柿溪乡变化的背后,是辰溪县近年来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、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的大背景。

今年开春以来,辰溪县积极谋划,真抓实干,明确以全面推广“六自”模式为抓手,以“示范引领、重点提升、项目驱动、平行推进”为路径,重点打造1个示范片、5个重点村、26个特色示范村,面上实现再提升。目前已完成3个重点村、4个特色村项目建设任务;全县13个村成功复制“六自”模式,17个村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“公益基金”。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扎实推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。

刘逸对自己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奉献一份力量感到由衷的高兴。

谈及接下来的打算,刘逸表示,他打算和村民们一起,把村里空置的房子改造成特色民宿,吸引游客入住,扩大乡村旅游业态。同时,他还计划进一步畅通电商销售渠道,降低物流成本,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副产品,提高产品的线上销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