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社恐”有药可治是好事 但认知观念亟待纠正


(资料图片)

近日,美股医药公司VistaGen在其官网上发文称,其用于治疗社交焦虑症的一款药物的3期PALISADE-2试验取得积极的效果。消息传到国内,一些网友表示,原以为“社恐”只是内向,没想到真是一种病,而且还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。

什么是社交恐惧症?自称“社恐”的人是一种调侃,还是真的患有社交恐惧症?据医学专家介绍,社交恐惧又叫社交焦虑障碍,是精神疾病的一种。“社恐”指面对社交场景时过度紧张和焦虑,害怕陷入尴尬境地以及被人评判,而内向性格的人更多的仅是羞于表达,情绪起伏不会过大。

此外,内向主要是天生的,而社交恐惧多是后天环境引起的,内向并不等于“社交恐惧症”,因此药物治疗要谨慎,不管是长期还是临时用药,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
“社恐”有药可治,对不少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好消息。也有人可能认为,有了这种药,自己害怕与人接触、尤其不敢与陌生人见面的老毛病就有救了。一药在手,不必被动成为“宅男”或“宅女”,从此可以尽情与人交往,潇洒与人周旋,从“恐惧社交的人”,变成“恐怕没有社交的人”,岂不美哉?

假如真的有人这么想,恐怕又是“想多了”。因为普通民众口中的“社恐”,与医学上的“社恐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医学上的“社恐”是社交焦虑障碍,是一种精神疾病,而普通民众口中的“社恐”,更多是一个被玩坏了的概念。一些在陌生人面前稍感羞怯或与人接触时感到自卑或有压力的人,往往都会自嘲患有“社恐”。倘若有人将民众口中的“社恐”当做医学上的“社恐”来治,十有八九会吃错药。

与“社恐”概念被泛化相反的另一种情况——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较高,但就诊率一直比较低——同样值得高度重视。相比其他精神疾病,“社恐”在不少普通人看来,似乎显得“更不像是病”,甚至认为不过是性格不合群而已。现实中,有人真的患上了医学上的社交焦虑障碍,但因为自己以及家人、朋友等没有意识到应该去寻求诊疗,所以也很难被确诊,更谈不上得到规范治疗。

据医学专家介绍,长期以来,“社交焦虑障碍”在中国没有像其他精神疾病那样被公众重视。对于不严重的社恐症患者或早期患者,家属往往容易忽视,默认为性格问题,而没有往精神疾患层面考虑。但是,社交恐惧症状如果持续6个月以上,并且严重影响日常工作、学习和社交活动,就应当向专业的医院和医生求助了。

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主要以心理治疗和药物辅助治疗为主,我国其实已有不少治疗药物。但无论是等待新药上市后使用,还是利用已有的药物进行治疗或接受心理治疗,都离不开一个基本前提——对这种病要有正确和理性的认识,既不能无视其存在,从而导致有病不治,更不能夸大药物的作用,甚至将新药当“神药”,从而导致药物滥用。

尤其需要防范的是,民众将口头调侃混同于医学概念,进而过于泛化“社恐”,并错误地理解“社恐”药物的用途,认为参与社交活动前,不妨常规性地服用治疗“社恐”的药物,以便自己在社交活动中显得更加开朗大方,更加游刃有余。若如此,此新药的出现,恐怕不仅很难成为“社恐”者的福音,而且反而可能成为某种妨碍甚至危害。

(原题为《“社恐”有药可治是好事 但认知观念亟待纠正》 作者 唐传艳 来源 北京青年报)